小明(化名),男,4岁,家住五都镇。小明从小到大一直不太开口讲话,就发一到两个字的音。小明妈妈一直认为小孩开口晚,再等等应该就会讲了。后来,小明妈妈发现自己孩子与同龄孩子差距越来越大,甚至有人在背后议论,这个就是不说话那个小朋友的妈妈。小明妈妈愈来愈急,于是在2020年7月带小明到了上海、北京等地进行检查,终在上海某医院终确诊为语言发育迟缓,医师建议马上回家到当地进行康复干预。
后经人推荐,他们来到了广丰爱佳康复中心,接诊后中心医师诊断为语言发育迟缓和构音障碍,同时治疗师介入进行系统的评估,形成完善的训练方案后,小明就开始了长达4个多月的康复干预之路。
2020年8月
刚入训时的小明有非常强烈的分离焦虑,一进训练室就大哭大闹,不接受除家人外任何的示好行为。针对这一情况,老师调整康复训练方案,慢慢与小明搭建情感桥梁,使其学会听老师的指令,慢慢引导其进入康复的状态。
2020年10月
康复中期训练
康复中期,小明注意力无法保持长时间集中,发音时声音小,气息弱,呼吸与发音不协调,有明显鼻音,不能正确发送气音和唇齿音,有声母置换遗漏现象。导致学习进度缓慢,于是治疗师调整了康复训练方案,以“玩中学”的模式来进行言语康复。如:嘴部模仿(a o i)音时用手打哇哇诱导发音,看公鸡打鸣视频,吸引其兴趣在引导发音。老师每次进入课题前都让小明跟着老师口型模仿循环发“a-u-i”,让孩子在这简单的三个元音中锻炼口型转换,后期加强模仿“ba-bu-ba”“la-li-la”等轮替发音训练,训练发音器官的协调运动能力。
2020年11月
康复训练末期
经过4个多月的综合康复训练,小明已经从仿说单字1到2到3字甚至4个字短句,音节遗漏置换现象明显改善,声气协调性的提高,但是句子表达的连贯性还比较弱,后期加入三字经、童谣等短句的练习,提高他说句子的口型转换能力,促进句子的连贯表达。
时光荏苒,小明也在飞速的进步,小明母亲非常开心。在12月5日向张雯君、程涵欣两位治疗师送以锦旗表示感谢。小明妈妈说道“感谢康复中心,感谢中心全体工作人员,这样明年就可以去上幼儿园啦。”
小明母亲送来的锦旗是对中心工作人员医德医风好的评价,也是广丰爱佳康复医疗中心发扬“仁德博爱、至诚至精”精神的写照。我们将以此为榜样,为特殊儿童“在家门口”享有优质康复服务而努力。